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黄河

宋琬 宋琬〔清代〕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瞬间就能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1461

创作背景

  宋琬曾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因为族人诬告他与起义军首领于七有联系,被满门抄系,槛车押赴北京。三年后才出狱,又放废了八年。在这期间,他对于人情的反复,世途的险恶,有深刻的体会。此诗即写于宋琬释归之后,他晚年遭到人生大挫折,故亦借渡黄河而慷慨悲歌。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1461
2、 王英志选注.元明清诗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05月:258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前两句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渡黄河》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全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宋琬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263篇诗文  1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丙午生日自寿

顾贞观 顾贞观〔清代〕

马齿加长矣。向天公、投笺试问,生余何意?不信懒残分芋后,富贵如斯而已。惶愧杀、男儿坠地。三十成名身已老,况悠悠、此日还如寄。惊伏枥,壮心起。
直须姑妄言之耳,会遭逢、致君事了,拂衣归里。手散黄金歌舞就,购尽异书名士。累公等、他年谥议。班范文章虞褚笔,为微臣、奉敕书碑记。槐影落,酒醒未。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