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咏西湖
奥敦周卿〔元代〕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水浩渺的西湖波光荡漾,在百顷微风飘拂的水潭上,十里水面飘溢荷香。雨也适宜晴也适宜,更像西施那样无论淡抹浓妆都艳丽无双。
一只只画船尾尾相接,欢声笑语,笙歌弹唱,没有那一天不沸沸扬扬。春暖时节百花芬芳,庄稼丰收四季安康。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注释
百顷风潭:言西湖水域广阔。
稔:庄稼成熟,这里指丰收。
鉴赏
这是作者歌咏杭州西湖两首小令中的一首。作品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西湖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至元八年(1271年),奥敦周卿由怀孟路总管府判官调河北南道提刑按察使佥事,是主管一路的司法大员之一。为了奖励他公正的处理“札木秃一案”,按察使答应他请假半年到杭州一游。临行前,按察使说:“祝君顺风, 别忘了把西湖风景带给老夫。”奥敦周卿来到杭州,正值乱花浅草季节,一日烟雨濠潆,他只身漫步西湖,但见细雨如丝,山水朦胧,不觉豪兴大发,吟成一组咏西湖的组曲,此曲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践解译. 元曲全鉴 典藏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32.
2、
周海霞,闫言编. 诗文里DE趣味故事 3[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 ,24-25.
简析
此曲取苏轼诗意,描绘了西湖春暖花开时的景象,绘出西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晴阴皆美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同时于自然之景中有游船、笙乐等人的活动,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全曲融古人诗词名句于一体,曲风典雅亮丽,音韵十足,颇具艺术感染力。
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生卒不详),女真族人。似与白朴同时,元初人。字周卿,号竹庵。奥敦是女真姓氏。《全元散曲》存其小令2首。其先世仕金。父奥敦保和降元后,累立战功,由万户迁至德兴府元帅。周卿本人历官怀孟路总管府判官、侍御史、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佥事。为元散曲前期作家,与杨果、白朴有交往,相互酬唱。今存小令二首,套数三曲。《太和正音谱》列为「词林英杰。」 4篇诗文 10条名句
准少英迈
《宋史》〔元代〕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鸿门会
杨维桢〔元代〕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排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